果树袋蛾的防治...

果树袋蛾的防治技巧

2015-4-16 15:19:28 作者:世纪农药网

   袋蛾又名蓑蛾、避债蛾,属鳞翅目、袋蛾科,为害油桐、油茶、茶、樟、杨、柳、榆、桑、槐、栎(栗)、乌桕、悬铃木、枫杨、木麻黄、扁柏及苹果、梨、桃等林木等果树。养植过程中果树袋蛾的防治技巧有哪些呢?


  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分布于甸淮河以南;茶袋蛾(Clania minuscula Butler)、桉袋蛾(Acanthepsyche subferalabata Hampson)、白囊袋蛾(Chalioides kondonis Mats.),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


  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异态,雌虫高度退化,蛆形;雄虫高度特化,有翅。幼虫居于各种各样丝质袋中,负袋而行,蛹化于袋中。


  发生规律


  长江流域1年1代,个别种或在南方有1年2代的,以老熟幼虫在袋囊内越冬。翌年春天一般不再活动、取食,或稍微活取食;桉袋蛾需活动为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营林措施,科学肥水,提高植株抗性,减少为害;根据初龄幼虫集中为害习性,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


  2、药剂防治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 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以上就是袋蛾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仅供大家参考。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及农业技术支持和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中国农药第一网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


  阅读了此文章的用户还查看了枇杷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